找到相关内容1259篇,用时7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紫虚居士:以唯识论的观点谈修行中的各种无明

    这个“迷阵”的真相,那就是因众生无始以来存在的“无明”在作怪!执著较少只有生存及占有妄想的无明就是无色众生,若又加上有成形或分别的无明就形成色界众生,若又有更复杂的贪欲无明存在,那就是欲界众生。由进化的观点来看众生由无明开始产生虚空到出现无色众生,再成色众生而最后形成欲界众生(见华严经),这可能是经过极漫长的时间。    最后,我要说明这里...

    药师山 紫虚居士

    唯识|无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3101129237.html
  • 法护经典中的“色”与“欲”(中)

    欲界。」俱舍光记三曰:「欲界欲胜故但言欲。」  佛光大辞典:欲界,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,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。欲界与色界、无色合称三界。即合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、人、六欲天之称。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、淫欲、睡眠欲等,故称欲界。欲界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。相对于色界与无色之为定心(入禅定三昧不散动之心)之地,以欲界为散心(散动之平常心)之地,故称欲界散地。  菩萨初坐树下,心自念言:谁于欲界四域...

    竺家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271068.html
  • 以唯识论的观点谈修行中的各种无明

    诸法的相,如人陷入迷阵轮回不得脱离,而众生为什么不能真确了知这个“迷阵”的真相,那就是因众生无始以来存在的“无明”在作怪!执著较少只有生存及占有妄想的无明就是无色众生,若又加上有成形或分别的无明就形成色界众生,若又有更复杂的贪欲无明存在,那就是欲界众生。由进化的观点来看众生由无明开始产生虚空到出现无色众生,再成色众生而最后形成欲界众生(见华严经),这可能是经过极漫长的时间。   最后,我要说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373053.html
  • 演培法师答:业的潜力究在那里

    没有问题,但是生到无色去,色法的无表业已经暂时没有,将来从无色再生有色界时,又以什么为因而生?有部认为色法的无表业,虽说暂时已经没有,但还有业得随心而流,所以无色界天的有情,后来下生欲界或色界时,还...心引后心。这在主张无色有色、无心定有心,似还可以说得过去,但在主张无色无色、无心定无心的学派,似就难以通得过去,因无色无色,将来色法生起时以什么为种子?而无心定无心,将来心法生起时以什么为种?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6133694787.html
  • 虚云禅师楞严经开示

    ,名为色界,但无粗色,非无细色。”净名疏云:“若不了义教,明无色无色;若了义教,明无色有色。”涅槃云:“无色界色,非声闻缘觉所知。”楞严经云:“是四空天,身心尽灭,定性现前,无业果色,从此逮终,名无色!”三界轮回淫为本,六道往返爱为基,可见有淫就有生死,断淫就断生死了,三界六道,身量寿命,长短不同。非非想处天...

    虚云禅师

    楞严经|虚云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19003212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缘起观

    善恶业各分三等而分别招感的。   何谓不动业,就是有情厌离欲界之欲,欣羡色无色之乐而修世间离欲道,也就是呵五欲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),弃五盖(贪欲、嗔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),入初禅五支(寻、伺、喜、乐、心一境性),然后再由初禅逐步上升,乃至到达无色非想非非想处的有顶天。以故色无色的形成,是由人们修不动业而招感的。   那末,业是怎样感果的呢?具体言之,人们每作较大的业都有两部分:一是表现于外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唯识|缘起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08343310228.html
  • 宗喀巴“现观庄严论金鬘疏”“大乘廿僧”释义

    以欲界身断除色界的见、修二惑,命终以  后,舍色界直生无色;第二种菩萨具轮王七宝,不受后有  ,即生成佛;后者又称为最胜菩萨”。菩提智认为:“就声  闻僧众而言,这种说法是可以成立的,但是就大乘僧众...无色,从一佛国至一佛国,供养、恭敬、尊重、  赞叹诸佛”。这些菩萨在娑婆世界命终以后,无论往生什么  地方,都不再重回本土,所以具有“不还果”的名称。  丙三、具“次第证”名称的菩萨  丁、预流果 ...

    陈玉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4445570.html
  • 慈悲喜舍与戒定慧

    无论遇到什么,我们都不会产生冲突,心就会开,这就是无色的一种空无边处作意,空无边处的无色界定。   喜心作意:注意力若放在喜作意,就没有怨、嫌弃,对事情能够灵活取角。看事情的角度,会想说,遇到好的...意,喜心作意就能触到无色的识无边处。识无边处就是,真的感觉心不分你我,那个时候就能进入,无色的识无边处,心开了,识就无边。   舍心作意:比前面的慈悲喜更强,更不分你我,不分内外。看到世间,我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5345715.html
  • 色心的缘起观

    换言之,身心问题解决了,即社会安宁,天下太平。   在佛教中对有情世界分为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。欲色二容易了解,大家都无异议,而无色,从名义看,似乎指这类有情无有色身,仅为精神存在的状态,然而本着「缘起遍三界」之义,所谓无色者,只是无粗显的色,非无细微的色身;由于非凡夫肉眼所见之色,方便安立无色之名。假使有情有心无色,也即单有意识而无身体存在,那么此心如何证明它的存在与本身的功用?或举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349575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缘起观

    三等而分别招感的。  何谓不动业,就是有情厌离欲界之欲,欣羡色无色之乐而修世间离欲道,也就是呵五欲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),弃五盖(贪欲、嗔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),入初禅五支(寻、伺、喜、乐、心一境性),然后再由初禅逐步上升,乃至到达无色非想非非想处的有顶天。以故色无色的形成,是由人们修不动业而招感的。  那末,业是怎样感果的呢?具体言之,人们每作较大的业都有两部分:一是表现于外,现时感果的部份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770516.html